腳輪酸性鹽霧試驗
發(fā)表時間:2012/6/24 1:55:13
腳輪鹽霧試驗標準可做試驗有:(中性鹽霧試驗)簡稱NSS (酸性鹽霧試驗)簡稱ASS
(銅鹽加速乙酸試驗)簡稱CASS
適用國家標準
CNS 3627、 3385、 4159、7669、 8886
JIS D0201、 H8502、H8610、K5400、Z2371
ISO 3768、 3769、 3770
ASTM 8117、B268
試驗室溫度: NSS.ACSS 35℃ ±1℃/ CASS 50℃ ±1℃
飽和桶溫度: NSS.ACSS 47℃ ±1℃/ CASS 63℃ ±1℃
1 GB/T 10125-1997《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簡介
等效采用ISO 9227:1990《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制定的GB/T 10125-1997,自發(fā)布實施日起代替:
GB 6458-86 金屬覆蓋層 中性鹽霧試驗(NSS試驗)
GB 6459-86 金屬覆蓋層 醋酸鹽霧試驗(ASS試驗)
GB 64060-86 金屬覆蓋層 銅加速醋酸鹽霧試驗(CASS試驗)
GB 10125-88 人造氣氛中的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SS試驗)
與ISO 9227比較,該標準考慮到試驗初期試樣的變化較大,將推薦的試驗周期定為2 h, 4 h,6 h,8 h,24h,48h,96 h,168 h,240 h,480 h,720 h,1 000 h,增加了4 h 和8 h。
標準中規(guī)定了中性鹽霧(NSS)、乙酸鹽霧(ASS)和銅加速乙酸鹽霧(CASS)試驗使用的設備、試劑和方法;規(guī)定了評估試驗箱環(huán)境腐蝕性的方法;未規(guī)定試樣尺寸、特殊產(chǎn)品的試驗周期和結果解釋,這些內(nèi)容參見相應的產(chǎn)品規(guī)范。
該標準適用于評價金屬材料及覆蓋層的耐蝕性,被測試對象可以是具有永久性或暫時性防蝕性能的,也可以是不具有永久性或暫時性防蝕性能的。
標準中的中性鹽霧試驗適用于金屬及其合金、金屬覆蓋層、有機覆蓋層、陽極氧化膜和轉化膜;乙酸鹽霧試驗和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適用于銅+鎳+鉻或鎳+鉻裝飾性鍍層,也適用于鋁的陽極氧化膜。
2 標準制修訂
1999年計劃完成的標準制定項目:
(1) 98400401 GB/T金屬覆蓋層孔隙率試驗 潮濕硫(硫花)試驗(相當于 ISO12687:1996,負責起草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
(2) 98400402 GB/T金屬磷化粉(負責起草單位:成都祥和磷化有限公司)
(3) 98400403 GB/T水性涂料涂裝體系選擇通則(負責起草單位: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 )
3 表面工程最新國際標準目錄
ISO 11474-1998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人造大氣中的腐蝕試驗 用鹽溶液間歇式噴射戶外驗收試驗(疤點試驗)
ISO 14918:1998 熱噴涂 熱噴涂操作人員的資格考核
ISO/DIS 4525 金屬覆蓋層 塑料上的鎳+鉻電鍍層(修訂ISO4525:1985)
ISO/DIS 15730 金屬及其他無機涂層 不銹鋼鏝光和鈍化的電拋光工藝
4 腳輪金屬表面處理 日本標準目錄(基礎部分)
JIS B 0601:1994 表面粗糙度--定義及表示方法
JIS C 0023:1989 環(huán)境試驗方法(電氣.電子)鹽水噴霧試驗方法
JIS C 0024:1989 環(huán)境試驗方法(電氣.電子)鹽水噴霧(循環(huán))試驗方法
JIS Z 0103:1996 防銹防蝕術語
JIS Z 0304:1974(85) 金屬防銹處理 大氣暴露試驗方法
JIS Z 2243:1992 維氏硬度試驗方法
JIS Z 2246:1992 肖氏硬度試驗方法
JIS Z 2247:1993 埃里克森杯突試驗方法
JIS Z 2248:1996 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
JIS Z 2249:1963(89) 圓錐杯實試驗方法
JIS Z 2251:1998 努氏硬度試驗--試驗方法
JIS Z 2371:1994 鹽水噴霧試驗方法
JIS Z 2381:1987 室外暴露試驗方法通則
JIS Z 8701:1995 顏色的表示方法--XYZ表色系與X10Y10Z10表色系
JIS Z 8716:1991 用于比較表面顏色的常用光源螢光燈D65--形式和性能 。
JIS Z 8723:1988 表面顏色的視覺比較方法
JIS Z 8741:1997 鏡面光澤度--測定方法
JIS Z 8802:1984 pH測定方法(待續(xù))
腳輪表面處理用醋酸銅鹽水噴霧試驗法
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各項金屬底材于電鍍裝飾用銅-鎳-鉻、銅鐵或鋅壓鑄件底材于電鍍鎳-鉻后,以及鋁陽極處理后等各項表面處理的醋酸銅鹽水噴霧耐蝕性試驗方法。
2.試驗方法:本方法是使用鹽水噴霧試驗機將含有氯化銅的醋酸-氯化銅試樣液,以霧狀噴于電鍍被覆膜或氧化膜上之一種腐蝕試驗方法。試驗的主要條件如下表所示。
項目
配制時
試驗中
備注
氯化鈉溶液濃度(g/l)
50
45-55
最好每天標定一次
氯化銅溶液濃度(g/l)
0.26
--------
PH值
3.0
3.0-3.2
收集后測定試驗中的PH值
壓縮空氣壓力(㎏f/㎝2)
------
1.00±0.01
連續(xù)中不得中斷
噴霧量(ml/80㎝2/h)
------
1.0-2.0
應至少收集16小時,求平均值
壓力桶溫度(℃)
------
63±1
鹽水桶溫度(℃)
------
50±1
試驗室溫度(℃)
------
50±1
每天至少測試兩次,其間隔至少7小時
試驗室相對濕度
------
85%以上
其他濕度要求,由買賣雙方協(xié)議而定
試驗時間
------
------
即由開始噴霧至終了的時間,或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
3. 試驗液的配制:試驗液依下列順序配制。
3.1溶解試劑氯化鈉于蒸餾水中(或總溶解固體量小于200ppm以下的水中),調(diào)配成濃度為5%的鹽水液①。此鹽水液的PH值應在6-7之間,否則蒸餾水或氯化鈉中可能有不純物存在。
3.2于每公升的鹽水液中添加0.26g試劑氯化銅(CuCl2·2H2O),混合攪拌使其完全溶解.
3.3并以試藥劑冰醋酸調(diào)整此含氯化銅的鹽水液的酸堿值,使其收集液的PH值為3.0-3.2②,即成試驗液.
3.4 噴霧前,此試驗液不能含有固體懸浮物③ .
注①:在25℃測量試驗液的比重應為1.03-1.04之間.此試驗液中的氯化鈉濃度亦可利用硝酸銀溶液滴定法或其他方法標定.
②:每公升鹽水液中所需的冰醋酸調(diào)整量,如果大于1.6ml或小于1.3ml,則試驗系統(tǒng)中可能有某些問題存在.(例如PH值不標準、蒸餾水或氯化鈉含有不純物或者試驗系統(tǒng)不清潔.)
③:為避免噴霧噴嘴阻塞,此試驗液須過濾或小心傾斜地注入鹽水桶,或于噴霧吸水管前端處裝上玻璃過濾器或適當?shù)募啿紴橐?
4.設備:本試驗所需之設備為噴霧噴嘴、鹽水桶、試驗片支架、噴霧液收集水桶、試驗室④、鹽水補給桶、壓力桶、壓縮空氣的供給設備與排氣設備等構成,其裝置如圖1所示,并按照如下條件試驗。
注: ④試驗室的大小,須在0.43m3以上.
4.1鹽水噴霧試驗機與其所需的管路應采用純性材料,不能對噴霧液的腐蝕試驗產(chǎn)生影響或本身會被腐蝕者.
4.2 噴霧噴嘴不可直接將試驗液噴向試樣,噴霧室頂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試驗片上.
4.3 試驗片滴下的試驗液不可流回鹽水桶,而再用于試驗.
4.4壓縮空氣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塵,所以必須有空氣清凈器,空氣壓力調(diào)整為獲取適宜噴霧量為準.因為壓縮空氣于膨脹時,有吸熱現(xiàn)象,所以須事先預熱,以獲取均勻溫度的噴霧⑤
注⑤:預熱以增加壓縮空氣的溫度和濕度.
4.5噴霧采取器其水平采取面積為80㎝2,直徑為10㎝,置于試驗片附近(靠近噴嘴最近與最遠之處的兩個地方).
4.6噴霧液量以調(diào)個時間計算,在采取容器上,應每小時平均可收集1.0ml-2.0ml的試驗液.噴霧液至少應收集16小時,以其平均值表示噴霧量.
4.7 試驗中鹽水桶,其氯化鈉濃度應維持45-55 g/l.
4.8 壓力桶的溫度須保持在63±1℃,鹽水桶的溫度應保持在50±1℃.
4.9 試驗室的相對濕度須保持在85%以上,更高相對濕度的要求可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
5. 腳輪試樣
5.1采取位置:試樣可從制品的主要表面采取或以制品本身作為試樣.但如無法以制品試驗或判斷時,可由當事者雙方協(xié)定以試驗片代替.此試驗片必須能代替該制品.
5.2 尺度:試驗片的標準尺寸為150×70㎜,或為100×65㎜.
5.3 數(shù)目:試樣的數(shù)目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
5.4 腳輪試驗前處理
5.4.1試樣依鍍層性質(zhì)與清潔程度而須作適當清洗,不能使用研磨劑⑥及具有腐蝕或抑制作用的溶劑清洗,且清洗方法不得損傷表面.但是陽極處理的鋁試片須以含有抑制劑的三氯乙烷溶劑清洗⑦.至于不銹鋼試樣可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使用硝酸清洗與鈍化,試樣經(jīng)清凈后(通過撥水性試驗),以干凈的布或吸水紙將水分擦干,或者用無油的干燥空氣吹干.
注:⑥不得已時,可使用氧化鎂膏.此膏狀物是10g試藥劑氧化鎂加入100ml蒸餾水中形成的.
⑦:使用此有機溶劑清洗時,須在通風良好而無火焰處.
5.4.2若非另有規(guī)定,否則試樣切口及因掛勾而造成底材露出部分,或因識別記號所造成鍍層的缺陷處,在試驗時應覆以適當?shù)谋Wo層,如硬蠟、乙烯膠帶等絕緣物.
5.4.3 手紋污染會造成嚴重的不良試驗結果,故試樣于清凈后不得有任何手紋的污染.
6. 試樣的放置:試驗中,試驗室內(nèi)試樣位置須符合下列條件
6.1試樣的主要表面與鉛垂線成15±2度的傾斜或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其他角度,又自試驗室上方俯視時應與噴霧的主要活動方向平行.特殊零件具有多方向的主要表面需要同時測試時,可取多件試樣同時放置,務必使每個主要表面能同時接受鹽水的噴霧.
6.2 試樣的排列方式應使噴霧自由地落至全部試片上,不應妨礙噴霧的自由落下.
6.3試樣不可互相接觸.也不可接觸到金屬性導體或毛細現(xiàn)象作用的物質(zhì),及其他支持架以外之物.
6.4 鹽水溶液勿從一個試樣滴流至其他試樣上.
6.5 試樣識別記號或裝配孔應覆于下方.
7.操作:將試驗室及鹽水桶的溫度調(diào)整至50度,壓力桶的溫度為63度,噴霧壓力保持在1.00±0.01㎏f/㎝2時,即可開始噴霧.
7.1試驗條件:試驗條件如表1.
7.2試驗時間:為噴霧開始至結束的連續(xù)時間.試驗時間為電鍍層的一項重要品質(zhì)資料,其所需時間可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
7.3試驗后處理:噴霧試驗完畢,開啟試驗室上蓋時,勿使溶液滴下而小心取出試樣,不得損傷主要表面迅速以低于38度的清水洗去黏附的鹽粒,用毛刷或海棉去除腐蝕點以外的腐蝕生成物,并立即以干凈壓縮空氣干燥.
8. 記錄:若非買賣雙方另有協(xié)定,否則本試驗應有如下記錄
8.1 配制鹽水時,所使用的鹽和水的品質(zhì).
8.2 試驗室溫度記錄.
8.3 噴霧采取器的裝置,每天應具有下列記錄:
8.3.1 噴霧量
8.3.2 收集溶液在室溫時比重或濃度.
8.3.3 收集溶液的PH值.
8.4 試樣的種類、形狀、尺度與數(shù)目
8.5 試樣的前處理清洗與后處理清洗方法.
8.6 試樣于試驗室內(nèi)的置放方法.
8.7 依第5.4.2節(jié)所用的被覆方法.
8.8 噴霧時間.
8.9 試驗時間若有中斷,則需記錄其中斷的原因與時間.
8.10 其他檢查所有結果.
9.判定方法:測定腐蝕狀況判定,可按國家標準中的標準圖對照施行.起泡、裂痕等使用標準圖難以判定的,可用附有標尺的放大鏡判定,或由買賣雙方協(xié)定.
1> 腳輪中性鹽霧試驗(NSS)
本方法是我國廣泛采用的試驗方法,它是用來模擬沿海地區(qū)大氣環(huán)境條件,適用于金屬及其合金、金屬覆蓋層、有機覆蓋層、陽極氧化膜和轉化膜等。
間歇鹽水噴霧比連續(xù)噴霧更接近于海洋及沿海條件。間歇試驗可使腐蝕產(chǎn)物吸濕后影響腐蝕,如兩次噴射之間的時間足夠長,腐蝕產(chǎn)物便會干燥、發(fā)硬、開裂,這與自然條件下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往往類似。有孔隙的鍍層,可作極短暫的鹽水噴霧,以免由于腐蝕而產(chǎn)生新的孔隙。
2> 腳輪 醋酸鹽霧試驗(ASS試驗)
針對在城市大氣中行駛的汽車等鍍件,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在鹽溶液中加入
酸(乙酸)。
它適用于各種無機及有鍍層和涂層、黑色及有色金色,如銅-鎳-鉻鍍層、鎳-鉻鍍層、鋁的陽極氧化膜等。除溶液配制與中性鹽霧試驗不同外,其它均相同。
3> 腳輪銅加速的醋酸鹽霧試驗(CASS試驗)
通過對地區(qū)雨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對試驗加速添加劑進行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往醋酸鹽霧試驗中添加氧化銅可大大增加介質(zhì)腐蝕性,且腐蝕特征與實際情況下發(fā)生嚴重腐蝕的特征十分相似,因而進一步制定了加速的CASS試驗方法。而在我們的工作中,對不銹鋼工件做的是中性鹽霧試驗(NSS),間歇鹽水噴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