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步腳輪廠員工安全意識手冊
發表時間:2012/8/25 10:19:35
1、企業98%的事故是因為人的原因引起的;人為因素中,安全意識薄弱的因素占到90%
2、腳輪廠員工安全意識薄弱的原因
首先弱在他們“安全第一”的意識沒有建立,“安全第一”是世界通行的公理;其次弱在主體安全意識淺薄
3、安全工作依賴于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物質的主要是安全設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識
4、安全實踐中的三大法則。法則一:安全知識勝于安全設施。法則二:安全意識強于安全知識。法則三:安全意愿優于安全意識。
5、人的安全素質分為三個層次:安全知識是基本層次,安全意識是深層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層次
6、為什么“安全為了誰”,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 腳輪廠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
第二, 腳輪廠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警鐘長鳴,緊繃安全弦,
第三, 腳輪廠員工知道“安全為了誰”,才能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
上篇 安全為了誰
第一章 有多少生命可以重來——為自己 第一節 誰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首要問題
1、做安全工作,企業安全會讓誰受益,誰又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 不可否認,搞好企業的安全工作,企業會受益。
第二, 我們應當承認,企業做好安全工作,腳輪廠員工受益
第三, 做好企業的安全工作,腳輪廠員工不僅受益,而且是最大的受益者
2、影子效益:只有在出事故之時,你才能知道事故的直接損失,間接損失以及商譽影響有多大,這些避免了的損失就是影子效益
3、安全培訓是腳輪廠員工最大的福利,安全管理是對腳輪廠員工最好的關懷
第二節 丟臉和丟命,誰的損失大?——王成太現象
1、事故代價:首先,企業出了事故,領導一般會丟臉;其次,企業出了事故,操作者可能會丟命;第三,事故的受害者,往往又是事故的責任者
2、企業出了事故,領導要受的處罰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做檢查;二是掏腰包;三是行政處分;四是刑事處罰
3、法律規定直接責任人擔負的責任大于擔負領導責任者
4、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規定20類事故:物體打擊 車輛傷害 機械傷害 起重傷害 觸電 淹溺 灼燙 火災 高處墜落 坍塌 冒頂片幫 透水 放炮 火藥爆炸 瓦斯爆炸 鍋爐爆炸 容器爆炸 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傷害等
第三節 你的平安,是對家人最好的愛——葛麥斯安全法則
1、葛麥斯安全法則:隱去管理者的身影,讓親人取而代之,去喚醒操作者的安全意識,這就是著名的“葛麥斯安全法則”
2、來到工作崗位,要安全回家,不要忘了你的家人。
第一、莫忘子女的祝福;第二、莫忘愛人的心愿;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第四節 學會安全,活著就好——生命體驗
1、“學會安全,活著就好”的兩層含義
“學會安全,活著就好”的第一層含義是,要知道活著有多好。
“學會安全,活著就好”的第二層含義是,要安全還要會安全。
2、安全事故生存寶典⑴.止危害。⑵.定信念。⑶.存體力。⑷.補能量。⑸.求外援。
3、安全學習:第一種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第二種是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
第五節 企業安全好,我的收入高——共同體
1、企業和腳輪廠員工既是效益共同體,又是安全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
2、企業“安全”的意思
“安全”的“安”,是指腳輪廠員工生命健康的平安。
“安全”的“全”,是指企業財產的保全。
3、“減損產出”的意思:安全投入能減少的損失,相當于產出的效益。
第六節 誰是安全的主體
1、安全管理的主體
第一,明確主體,搞清楚“安全工作的主體是誰”
第二,突出主體,用管理手段強化安全主體意識
第三,尊重安全工作主體,用情感方式發揮安全主體作用
2、企業的管理層,是內部的安全管理主體;企業的腳輪廠員工,是企業內部的安全工作主體。
3、安全績效考核是安全管理中強化安全主體意識的重要方式
4、培訓是強化腳輪廠員工安全主體意識必不可少的手段
5、安全工作中的“有感領導”
多教育,多鼓勵,立即指出,及時提醒,讓腳輪廠員工時時刻刻感受到管理者的關懷。
第二章 大家共坐一條船,齊心才能抗風險——為伙伴 第一節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中國特色
1、“三不傷害”最早是在1994年的全國第四次安全生產周活動中提出的。
第一,不傷害自己,是我們工作中必須做到的最低標準。
第二,不傷害他人,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第三,不被他人傷害,是難以做到而又必須做到的職業規范。
3、如何才能做得到“不傷害自己”?
一是意識上不傷害自己。二是技能上不傷害自己。三是行為上不傷害自己。
第二節 一人違章,大家遭殃——團隊安全
1、“三不傷害”發展到“四不傷害”,增加了一條“保護他人不受傷害”。
2、安全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自然本能階段。第二層次是依賴嚴格監督。第三層次是自主管理階段。
3、團隊安全文化的內容:腳輪廠員工互助。實現團隊貢獻。共享團隊榮譽。
4、實現團隊安全互助的方法:一是建網絡。二是明責任。三是綁利益。
第三節 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腳輪廠員工——政府號召
1、是什么影響到發達國家對企業的認識呢?是社會責任。
2、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出了過去說的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之外,還要對腳輪廠員工、對社會、對環境負責,遵守商業道德,實現生產安全,保證職業健康,節約資源不被浪費,維護環境不受破壞。
3、企業的社會責任中,安全是企業最基本的責任,是企業第一位的責任。
4、企業的社會責任系統包含政府、企業和腳輪廠員工三個主體。
5、求職者是否具備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是可雇傭性的前提條件。
6、學習和執行是提高可雇傭性的重要措施。
第四節 安全連著你我他,防范事故靠大家——互聯互保
1、安全伙伴關系是為了安全而建立起來的像伙伴一樣的互助關系。安全伙伴關系可以是行業與行業,可以是企業與企業,也可以是企業內部的單位與單位。
2、腳輪廠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3、腳輪廠員工安全伙伴關系的三條提示語:大家來發現,大家來解決;伙伴的身體,靠伙伴來保護;大家的安全,靠大家來維護。
4、形成安全伙伴,就是在管理上建立互聯互保機制。
5、互聯互保機制:一是“自保”;二是“互保”;三是“聯保”。
6、安全互聯互保,腳輪廠員工應該怎么做?
第一,要自保。第二,要真誠。第三,要互助。
第五節 操作之時顧左右,相互提醒夠朋友——提醒安全
1、安全伙伴最大的義務是什么?
安全伙伴之間,經驗分享是需要,相互監督是必要。最能做到的是關照和提醒,最該做好的是提醒和關照。
2、提醒安全的注意事項
第一,調整心態,只要是善意的提醒,我們都應該接受。
第二,善用提醒,改變生硬的管理方法,把提醒用于現場安全的全過程。
第三,提醒安全,提醒別人,也不要忘了提醒自己。
3、團隊安全從聽得進提醒開始
4、提醒自己,是提醒安全的根基。
5、詢問式安全檢查又叫做五步追究法,一般通過問五次“為什么”,就可以發現病根并找出對策。
中篇 做該做的事
第三章 風險危害時時想,勝過領導天天講——危害辨識 第一節 我們身處風險包圍的世界——全員風險管理
1、危險是什么?是可能產生的潛在損失。
2、風險和危險不一樣,風險是個更大范圍的概念,它是危險事件出現的概率,表示出現危險的可能性大致會有多大;風險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危險出現的后果嚴重程度和損失的大小比例。
3、危險和風險的區別
危險是一個事實,是定性的東西;風險是可以量化的,能夠用數字來表示。
4、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管理風險,控制危險,預防事故,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
5、風險管理的三步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正確估量風險。
風險管理的第二步,把風險的評價結果轉換成可以認知的危險。
風險管理的第三步,實行全員風險管理,發動全員辨識危害。
6、風險=暴露頻率×嚴重性×可能性
7、全員風險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
全員風險管理不是全面風險管理。全面風險管理主要是管理層的事情,全員風險管理就是讓每個崗位上的腳輪廠員工,主動參與對工作場所和工作行為的風險評估,并且在這一環節實現風險向危險的認知轉換,即每個人都參與到辨識查找危害之中。
第二節 意識不到危險,才是最大危險——泰坦尼克號啟示錄
1、意識不到危險是最大危險。
2、“緊繃安全這根弦”的意思
“安全這根弦”指的是哪根弦?指的就是風險意識。
“緊繃”,就是時時刻刻要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
3、危險之所以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一是迷信設備,過分依賴。二是心存僥幸,忽略危險。三是不負責任,拒絕警示。
第三節 麻痹大意,事故親戚——危害萬年的事故何以發生?
1、安全工作中針對心不在焉、馬虎莽撞、粗心大意毛病,有三劑藥方:
第一,樹立嚴謹認真的作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第二,給自己添加壓力,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
第三,無論順境逆境,平地還是險境,都不要放松警惕。
第四節 只要上崗,集中思想;工作再忙,安全勿忘。——態度好才是真的好
1、安全工作中,要做到如下幾條:第一,做好準備,熟悉預案,避免手忙腳亂。第二,嚴守程序,絕不逾越,杜絕亂中出錯。
第三,使用防錯方法,避免容易出錯。
2、防呆法又叫愚巧法,意思是就是呆子、傻子也不會做錯。對現代社會工業企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第五節 崗位危害我識別,我的安全我負責——發現隱患是成績更是能力
1、腳輪廠員工既然是生產的主體,也是風險的主要承擔者。
2、危害辨識必須問的三個問題:1)存在什么危險源?2)傷害怎樣發生?3)誰會受到傷害?
3、危害識別要學會?其一,要知道危害辨識必須問的三個問題;其二,要會用危害識別的基本方法。
其三,要掌握原材料物性和設備工作原理,對各種異常情況,腳輪廠員工能夠根據工作原理作出正確判斷。
4、危害識別的時間段:
作業前,腳輪廠員工要根據作業任務進行全面識別,進行事故預想,按照流程進行巡回檢查,做好應急準備。
作業中,腳輪廠員工要兼顧生產和安全的關系,不放松警惕,不麻痹大意,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作業后,要仔細檢查,不給接班人員或者自己明天的工作留下隱患。
5、5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
第四章 魔鬼就在細節里——隱患治理
第一節 可以向上報告,但不能坐等上級解決——放過隱患,必有后患
1、現代安全理論有個名詞“灰色企業”
是說出事故的企業屬黑色,絕對不會出事故的企業是白色,但白色企業不存在,除了已經出事故的企業外,都屬于灰色,都會有各類風險和隱患存在。
2、隱患治理,也是有效預防,并且是最為常見的預防形式。
3、發現隱患怎樣做?
隱患治理是安全工作拖延不得的大事。發現隱患,當即就要采取行動。不能立即消除或者不能獨立消除的,向上級報告是需要的,但不能坐等上級解決,很可能在等待的過程中事故就發生了,必須立即采取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然后才可以按程序解決根本問題。
第二節 只要有可能,就讓它變成不可能——扔掉不一定,消除不確定
1、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是隱患卻不治理?主要是僥幸心理在作怪。
2、僥幸心理產生的客觀原因。其一,是不一定。其二,是不確定。
3、隱患是還沒有變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第三節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細節不容放過
1、在工業生產中,對細節的忽視,是造成一次次事故的罪魁禍首。
中國有兩個成語,一個叫“防微杜漸”,一個叫“亡羊補牢”。
2、從安全管理角度講,防微杜漸,是安全的根本。
3、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安全業績做得好的企業,都把細節隱患看得很重。
第四節 安全基礎不牢,企業地動山搖——作風散漫,就是隱患
1、事故隱患在于系統中人和機的兩個方面。
2、人的隱患主要有:其一,思想隱患。其二,作風隱患。其三,技術隱患。
3、設備環境之外人的隱患,為重大隱患,而思想作風隱患是重中之重。
4、作風散漫在安全上的突出表現是“低老壞”:即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
5、“三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6、“四嚴”: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7、“四個一樣”:黑夜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現場和領導在現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
第五節 八小時內外,不留隱患——安全需要全天候
1、為什么要管腳輪廠員工八小時以外的行為?
讓腳輪廠員工八小時以外的行為受到必要的約束,是為了安全生產,更是為了對腳輪廠員工的生命健康負責。
第五章 違章究竟害了誰?——遵章守紀 第一節 黃泉路上無老少,違反規章先報到——對付“三違”須“三嚴”
1、所有的事故,都可以在管理上找到原因。
2、安全管理上最大的問題是,嚴格不起來,落實不下去。
3、違章,是長期以來困擾安全管理部門、影響安全業績的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
4、腳輪廠員工之所以會違章操作,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盲目無知。二是好強逞能。三是心存僥幸。四是一味求快。五是疲勞作戰。六是作風散漫。七是好奇心強。八是簡單應付。
5、違章之所以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違章已成習慣,即習慣性違章。
6、對付“三違”須“三嚴”:嚴格管理、嚴明紀律、嚴肅問責。
7、做到“三嚴”靠“三鐵”:鐵面孔、鐵手腕、鐵心腸。
第二節 規章制度血寫成,不要用血來驗證——感謝制度和規程
1、崗位責任制是對粗放管理的糾正,是企業管理的基礎。
2、《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里每個崗位都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3、制度的本意是什么?制度就是規矩,就是人們做事必須遵守的尺度。
4、制度的靈魂在于執行。
5、面對安全制度和規程,我們要有兩種正確的態度:一是要知道敬畏。二是要懂得感恩。
第三節 規程就在一招一式里——工業社會離不開守規矩
1、“規章制度”:標準、規范、規程、流程、程序。
2、企業培養遵章守紀的要求?
第一,企業的安全制度不能含糊,要便于執行。
第二,腳輪廠員工在做任何事情以前,要首先學會守規矩,守規矩是遵章守紀的基礎。
第三,現代企業是要求腳輪廠員工遵章守紀,但不意味著規章以外就可以蠻干。
3、合格安全制度的具體要求:項目完整無缺漏,表述清楚不籠統,工作衡量有依據,標準更新重時效,結果準確可度量。
第四節 習慣性違章,不能習慣性不管——寧聽罵聲,不聽哭聲
1、在安全工作中,不良習慣和違章結合在一起,就是習慣性違章。
2、習慣性違章就是不良的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而這些習慣違反了安全規程。
3、“不二過”就是不在自己第一次摔跟頭的地方,摔第二個跟頭;不在別人第一次摔跟頭的地方,摔第二個跟頭;甚至不在前人摔跟頭的地方,再摔跟頭。
4、習慣性違章的特點有三:一、頑固。二、傳染。三、傳承。
5、為什么會出現習慣性不管?一是不會管。二是不能管。三是不敢管。四是懶得管。
第五節 服從管理,寫進法律——懂得服從才有資格工作
1、執行的前提在認同,落實的關鍵在服從。
2、服從管理的要求
第一,管理者首先要接受管理,安全要從各級干部服從管理開始。
第二,管理者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將“管理混亂”一詞丟進垃圾堆。
第三,遵章守紀,一絲不茍,服從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第四,服從管理不僅是服從領導的指揮,還要服從同事善意的提醒。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腳輪廠員工還要知道什么情況下不服從。
3、管理上最大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不敢管理,不會管理,不善管理。
下篇 人人做得到
第六章 造就本質安全人——進階修煉 第一節 意識養成——我要安全
1、什么是養成教育?養成教育就是培養人們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我們在安全上使用養成教育,在于培養腳輪廠員工安全的行為習慣。
2、安全養成教育:第一,安全養成教育是一個注意力的開發過程。第二,安全養成教育是一個情感的培育過程。第三,安全養成教育是行為規范的培育過程。
第二節 技能培訓——我會安全
1、所有事故的發生,既然不是人們的主觀愿望,那為什么還會出事故?
要分兩類情況。第一類是人們心存僥幸,明知故犯,這就是腳輪廠員工的安全意識問題。
第二類是,腳輪廠員工糊里糊涂,不知所以,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直到發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這就屬于技能培訓問題。
2、對腳輪廠員工進行安全培訓也應該從應試教育變為素質教育。
第一,要讓腳輪廠員工知道為誰而學、為什么要學。第二,納入程序,安全培訓也要有章可循。第三,有的放矢,培訓要切合安全的需要。
3、安全培訓內容應該包括:—安全基礎培訓。—健康基礎知識。—隱患處理和事故應急措施。—安全文件學習。
第三節 配置資源——我能安全
1、安全設施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將危險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及預防、減少、消除危害,所配備的裝置(設備)和采取的措施。
2、安全設施分為:預防事件設施,控制事件設施,減少與消除事件影響設施。
3、工作環境安全化的主要措施是優化工作環境和控制危險源。
4、工作環境的主要行動領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工作的物質要素。二是工作物質要素與人員的關系。
5、工作環境的安全關鍵詞:光線充足,通道無阻,噪聲適度,空氣適宜。
第四節 制度規范——我須安全
1、制度在安全管理上重點解決三件事:一是明確誰來干。二是明確怎么干。三是明確干好干壞怎么辦。
2、客觀地講,很多企業的安全制度是健全的,為什么事故頻發?關鍵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3、為什么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情有可原”是在管理者那里經常可以聽到的借口。
第五節 流程約束——我才安全
1、流程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減少人為誤操作的機會。
2、流程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在企業里做你所能做的事,來避免事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