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輪五金件鹽霧試驗的各種方法與操作
發表時間:2013/1/4 9:11:19
測試腳輪所需設備為噴霧嘴、鹽水桶、試驗片支援架、噴霧液收集容器、試驗室(1)、
鹽水補給桶、壓力桶、壓縮空氣之供給設備與排氣設備等所構成 ,并依照如下條件試驗。
注(1):試驗室大小, 須在0.48m3以上。
3.1鹽水噴霧試驗機與其所需的管路應采用純性材料, 不能對噴霧腐蝕試驗有影響或本身
被腐蝕者;
3.2 噴霧嘴不可直接將試驗液噴向試樣, 噴霧室頂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試樣上;
3.3 試樣滴落的試驗液體不可流回鹽水桶而再用于試驗;
3.4 壓縮空氣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塵, 所以須有空氣清凈器;空氣壓力須保持在1.00.1kgf/cm2 因為壓縮空氣于膨脹時, 有吸熱現象, 所以須事先有預熱(2)如下附表,以獲取均一溫度的噴霧。
注(2):預熱以增加壓縮空氣的溫度與濕度;
4.1試驗溶液
試驗溶液采用氯化鈉(化學純、分析純)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配置,其濃度為(5 0.1%)(質量百分比),霧化后的收集液,除擋板擋回部分外,不得重復使用;
備注:為配置濃度為5%的鹽溶液,可以通過下式計算所需氯化鈉的質量;
所需氯化鈉質量=0.053水的腳輪質量
4.2溶液PH值
霧化前的鹽溶液PH值在6.5~7.2(352℃)之間;
備注:該PH值范圍要求是在Ta=352℃測定的,當鹽溶液在室溫下被調整PH值,而在35
℃霧化時,由于CO2在較高溫度下會揮發、損失,匯集溶液的PH值將比原溶液高;
因此,當鹽溶液在室溫下被調整PH時,有必要將其調整至6.5以下,這樣在35℃霧
化后匯集的溶液的PH指將能滿足6.5~7.2這一要求;
4.3實驗室內溫度(指箱體內的溫度)
352℃;
4.4飽和壓力桶內溫度
471℃;
4.5飽和桶壓力
1Kgf
4.6噴霧量
在工作空間任意位置,用面積為80cm2的漏斗收集連續霧化16h的鹽霧沉降量,平均每小時應收集到1.0~2.0mL的溶液;
5.1試件的被試表面不能受到鹽霧的直接噴射;
5.2試件表面在試驗箱中的放置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上,平板試樣的被試表面朝上并與垂直方向成205的角;對于表面不規則的試件,可采取多種放置狀態,務必使每個主要表面能同時接受鹽水的噴霧;
5.3試件的排列,應使噴霧自由的全部落至全部試件表面上,不應妨礙噴霧自由下落;
5.4試件不可相互接觸,也不可接觸到金屬性導體或有毛細現象作用的物質,以及其它支架外的物體;
5.5鹽溶液禁止從一個試件上滴落到其它的試件表面;
5.6試件如果有識別的標記等粘貼物,應盡量置于試件的下方;
5.7對于一個新的檢測或總試驗試件超過96h的測試,可允許被測試樣移位。在此情況下,移位的次數和頻率由操作者來決定,但是需要在試驗報告中注明;
5.8試樣的支架應由惰性非金屬材料制成,如玻璃、塑料或有涂層的木制品。懸掛試樣的材料不應使用金屬材料,而應使用人造纖維、棉纖維或其它惰性絕緣材料。
6.試件的初始檢測
6.1外觀結構檢查
試驗樣品表面必須干凈,無油污、破損、無臨時性的保護層和其它弊病;
6.2電氣性能檢查
如果是電子電器腳輪產品整體進行試驗,試驗前必須對電氣性能進行檢驗,并且記錄測試數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