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輪鍍鋅標準
發表時間:2019/11/21 15:02:33
腳輪電鍍鋅標準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汽車零部件(以下簡稱“零件”)防銹及裝飾用腳輪電鍍鋅鍍層,(以下簡稱“鍍層”)的技術要求。 2、術語定義 本標準中的術語定義如下。*其它術語應與JISH0400(電鍍術語匯編)中的定義一致。 (1)光亮鉻酸鹽處理 鉻酸鹽處理在鋅鍍層上生成防腐層,同時進行化學拋光。光亮鉻酸鹽處理就是使用化學拋光的方法使鍍層光亮。 化學拋光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使用鉻酸溶液,它是在抑制防腐層形成的同時完成化學拋光。另一種方法方法是使用堿溶液,是在防腐蝕層形成之后獲得光亮鍍層。 (2)有色鉻酸鹽、綠色鉻酸鹽及黑色鉻酸處理用來防腐蝕的鉻酸鹽鍍層厚且有色。因此,這種防腐蝕鍍層被稱作“有色鉻酸鹽”。其色調隨鍍層的主要成分鉻酸鉻(XCr2·yCrq3·ZH2O)的比例不同而變化;綠色色調的叫做“綠色鉻酸鹽”黑色色調的被稱為“黑色鉻酸鹽”。 (3)表面干涉帶 在鍍層上相當薄的鉻酸鹽涂層里有著透明的及看不見的薄涂層。當白色光照在其表面上時,涂層及鍍層表面上的反光互相進一步干涉,顯出彩虹般的色彩。這種現象所引起的條紋圖案稱作“干涉帶”。 (4)表面色散 有色鉻酸鹽的色調隨涂層成分的不同而起變化。而涂層成分又隨鉻酸鹽處理浴
的成分及操作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某種零件,每個零件的色調都有可能不同,即使在同一表面也很難獲得均勻的色調,而導致色彩不勻。 (5)白色腐蝕物 鋅的腐蝕物大多數情況下包括象堿性碳酸鋅那樣的白色混合物。這種腐蝕物(鋅銹)是在鉻酸鹽鍍層受損,鋅暴露在腐蝕環境中時產生的。 3、種類與代號 鍍層被分為19類,其類型及代號示于表1 表1代號
種類 代號 零件 適用零件舉例 鍍層厚度 鉻酸鹽處理 有關零件分類 要求的特性 內部零件 外部零件的內部 外部零件 1類(鐵金屬) MFZn3 —B 0 鑒別(灰色) 螺釘、墊圈、小匣 —C 0 鑒別(黃色) MFZn5 —B 0 外觀(光亮)鑒別(灰色) 小軸等螺釘、墊圈、小匣、小軸、油脂槍噴嘴和一般機械零件等。 —C 0 鑒別(黃色)抗腐性 —G 0 鑒別(綠色)抗腐性 —GS 0 鑒別(綠色)抗腐性包括白銹 —K 0 外觀(黑色)并抗腐性 一類(鐵基金屬) MFZn8 —B 0 0 外觀(光亮) 螺釘、墊圈、小機匣 —C 0 抗腐蝕性 —G 0 抗腐蝕性 螺釘、墊圈小軸、機匣、燈和一般機械零件等。 —GS 0 抗腐蝕性包括白色腐蝕 —K 0 外觀(黑色)及抗腐性 MFZn13 (無) 0 不要求鉻酸鹽處理的零件 機匣、燈、護圈、一般機械零件、功能零件和附件等。 —B 0 外觀(光亮) —C 0 高耐腐蝕性 —G 0 高耐腐蝕性 —GS 0 高耐腐蝕性包括白色腐蝕 一類(鐵基金屬) MFZn13 —K 0 外觀(黑色)及高耐腐蝕性 MFZn20 (無) 0 從外觀要求看,不需要鉻酸鹽處理。 MFZn25 —C 0 特高耐腐蝕性 剎車、管道等 2類(銅與合金基金屬) MFZn2 (無) 0 0 0 不要求美觀 螺釘、小機械零件等。 —B 0 0 0 外觀(光亮) 備注: 1、代號尾部的B表示:“亮光鉻酸鹽處理”,C表示“有鈀鉻酸鹽處理”,G表示“綠色鉻酸鹽處理”(通常叫作“黃褐色處理”),GS表示綠色鉻酸鹽處理中的腐蝕性能特好,K表示“黑色鉻酸鹽處理”。 2、內部指的是車體內部各場所,零件安裝在這些地主不會直接或間接淋雨。 3、外部指非內部的場所。然而,某個場所雖然位于內部,但仍有部分受到氣候
的影響,這應被看作外部。 4、質量 4、1外觀 鍍層外表應光滑,無燒傷,起泡,裸基底金屬,及其它可能影響使用性的缺陷。對于亮光鉻酸鹽及彩色鉻酸鹽處理,干涉帶或表面散應該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對于綠色鉻酸鹽及黑色鉻酸鹽處理,色澤不均勻是不允許的。 注(1)*基底金屬的缺陷,盡管不能用普通方法發現,但有時會在電鍍后出現,仿佛它們是鍍層缺陷。 4.2厚度 鍍層厚度應與表2相符。這時所述的厚度是指不包括鉻酸鹽處理涂層的最小鍍層厚度。 表·最小鍍層厚度。 表2最小鍍層厚度 代號 最小鍍層厚度(um) 測試方法 MFZn3 3 按5.2節 MFZn5 5 MFZn8 8 MFZn13 13 MFZn20 20 MFZn25 25 MBZn3 2 4.3耐蝕性 按節的要求進行鹽霧試驗。在表3所規定的時間內不應形成白色腐蝕物或紅銹。 表3鹽水噴霧時間要求(單位小時) 代號 白色腐蝕物(白銹) 生成前的時間 鐵(紅銹) 生成前的時間 鍍層厚度 鉻酸鹽處理
MFZn3 —B — — —C 72 MFZn5 —B — 56 132 —C 72 —G —GS 120 180 —K 72 132 MFZn8 —B — 96 —C 72 152 —G —GS 120 200 —K 72 152 MFZn13 (無) — 96 —B — 144 —C 72 192 —G —GS 120 240 —K 72 192 MFZn20 (無) — 152 MFZn25 —C 72 400 4.4氫脆消除處理 (1)鋼制產品,諸如螺栓、螺釘、彈簧墊、彈簧夾、銷、及其它機械功能零件
或類似產品,經熱處理硬度達到最低MRC35,通過淬火及回火,通常應在電鍍后8小時內接受氫脆消除處理。 操作條件如下:加熱溫度:190±5℃ 時間:多于3小時。 (2)如果要求進行氫脆消除處理及鉻酸鹽處理,則應在氫脆消除后進行活性處理,然后再進行鉻酸鹽處理。 (備注)供參考:現將活性處理條件表述如下, 處理溶液:硝酸0.5至2.0%(按容積) 或硫酸1.0至2.0%(按容積)。 溫度:室溫 浸泡時間:1.5至10秒 清洗:用清水充分沖洗。 4.5、彎曲試驗 如果技術條件已擬定,則可按照5.4節的規定進行彎曲試驗。鍍層應無脫落。 5、測試方法 5.1測試的表面準備 試件(2)應用適當溶劑除油和清洗。為了測定涂層厚度,再測定前應通過適當的方法,用氧化鎂或沉淀碳酸鈣膏擦拭測定部位的鉻酸鹽涂層,然后清洗試件并晾干。 注:(2)如果上面有油漆等贓物,測定前應完全清除掉。 5.2、厚度測定 通常用顯微鏡測定厚度。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用磁性測厚儀,庫侖測厚儀或沖擊式測厚儀測定。
準備一個與被測鍍層表面垂直的截面,將截面拋光(3),用顯微鏡測量鍍層厚度。為了使鍍層邊沿易于查看,建議充分酸洗(4)。 注:(3)鍍層凹陷可導致測量誤差增大。因此,拋光時建議將試樣置于支座或塑料夾內。 (4)用適當濃度的鉻酸鹽處理液或95ml水加5ml濃鹽酸溶劑。 使用由已知鍍層厚度的標準試樣校準過的磁性測厚儀,在有效表面上每一個位置至少測量三次,其平均值即為測定結果。 按照JISH8610(鋼鐵腳輪電鍍鋅鍍層)附錄1進行測定。 按照JISH8610附錄2進行測量。 5.3鹽霧試驗 按JISH8610附錄3進行試驗。 試樣必須是在鉻酸鹽處理后至少24小時的。 5.4彎曲試驗 按JISZ2248(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法)規范,將一件寬25mm,長100mm,厚1.0mm的試樣彎曲180°。 6、標識 (1)鍍層應用表1中的代號標注: 例:MFZn8—B (2)如果必要應在上述代號末標注“—H”表示氫脆消除。 例:MFZn8—B—H
返回